“初冬北京的夜色中,病人赶去做夜间治疗的那个镜头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广播电视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俞楚涵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回忆起去年和另一名同学一起拍摄记录两位罕见病病人生活的那段时光。这部名为《双孤》的纪录片,最开始只是这两名大三学生“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的作业,2018年6月,这个作业获得了第11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影视短片大赛入围奖。
“全国只有24部纪录片入围,说明学生们对纪录片的理解和制作水平得到了业内的认可。让学生们尽可能自己完成一部纪录片,不仅是一个业务素养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年轻的新闻人成长的历程。”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刘忠波语重心长地说。
掌握操作本领体会现实生活
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拓宽眼界,掌握各种实际操作本领,更需要逐渐体会人性和生活,理解现实深处个体生命的精神。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对现实生活敏锐感知及把握的能力是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的宗旨,而这也正符合南开“公能”教育的初衷。
同样是在6月,获得第19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纪录片单元入围奖的2015级本科生魏文婷告诉记者:“对我来说,完成这门课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不仅有成就感,更有对人生、对职业规划的收获感。”
从2005年起开始担任纪录片创作课程授课教师的刘忠波,不仅是纪录片的拍摄者、相关理论著作的撰写者,也是这个课程体系的构建者和践行者。“纪录片构思的实现与纪录片内涵的体察、领悟,这两个方面如何有机融合,一直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关键问题。”刘忠波说。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教学反馈的收集分析,纪录片创作课程建立起了理论、创作、观摩三大模块的教学模式。三个模块相辅相成,共同搭建起一套既循序渐进又具有操作性的完整体系。
理论先行领悟课程内涵
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创作类课程,纪录片创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如何平衡创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的问题。“以往过于强调实践体验,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机器出去拍摄,数字DV影像手段的简易性容易使学生的操作停留在‘游戏式’的纯感性层面,学生的盲目性比较大,难以深入。”刘忠波说。
广播电视系列创新课程的教学团队提倡理论先行,注重在教学阶段全面系统地构建理论框架。经过广播电视专业相关先导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拥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基本操作技能。这个时候加入系统的理论介绍和分析,有利于学生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纪录片的发展脉络,理解纪录片当前的状态。“课堂上我们有意识地植入相关理论和概念,引导学生们探寻纪录片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纪录片创作者的主体性意识、真实性观念及伦理观念。”刘忠波说。有了理论的支撑,纪录片创作就好像有了主心骨,选题的确定和后期的剪辑也都有了基本遵循,有力地保证了学生们可以有的放矢地完成课程、领悟课程的内涵实质。
在创作中强调实践参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课程的中心环节和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创作模块”强调实践参与。“我们一个班20多人,大部分两人一组成为一个创作团队,从选题开始到后期的剪辑,乃至宣传海报的准备基本上都由两个人共同完成。当然,小组之间也需要互相协助。”俞楚涵说。
在完成纪录片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和老师充分沟通,由老师掌控进度,从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指导和建议。在刘忠波的《纪录片创作:理论、观念与方法》一书中,《基于模块设计的纪录片教学》一章用各种表格清楚地划分了不同单元中不同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让人一目了然。
此外,影片观摩在整个影视创作的学习体系中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刘忠波将观摩纪录片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师级的纪录片。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可以领略到艺术、技术和意识三者结合的高峰,可谓是“高山仰止”;一种是可模仿的纪录片,大多数是当代或者刚刚获奖的作品,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可以收获很多实际操作经验,也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成一部纪录片的信心,这被刘忠波称为“近邻效应”。
不仅仅是业内获奖影片的观摩,在最后一次课上还会进行一次全部学生作品的展映,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很多学生表示,对于纪录片的真正理解恰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