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故院长王雨--学者、师者、仁者、行者

  在职研教网网讯:今时不同往日,好多职场人员开始关注在职研究生的一些相关信息,以便为现在或将来报考提供有力的参考。下文便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新闻信息,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王雨,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生前系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长,曾担任江西省高等院校材料联盟主席、中国特种陶瓷学会理事、香港物理学会理事、美国材料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多项学术职务。

  2018年9月9日,周日,在教师节前夕,王雨院长在做“部省合建工作”的汇报PPT,期间好几位博士去找他汇报工作,但看到他办公室的门半掩着,人躺在沙发上,都不忍心去打扰,都认为王雨院长太辛苦了,不忍心去叫醒他。而就在这一天,王雨教授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离世,年仅50岁。事发后,南昌市公安局红角州派出所公安人员查看了王雨的手机,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正能量的领导,因为他的手机里信息全是关于工作的。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师生们说,翻看王雨老师在群里的聊天记录,大多是一流学科建设、实验平台规划、学院整体发展、年轻博士们的人生规划等。对待工作他什么都顾上了,什么都想到了,却唯独没有为自己的健康着想。

  2019年1月9日,记者走访了南昌大学材料学院的师生,师生这样评价王雨院长:他是学者、师者、仁者、行者,最突出的是行者。

  他是学有专攻、卓有建树的学者。王雨投身科研事业近三十年,一生勤勉刻苦,成就超卓,是出类拔萃的学者。他的前半生治学于中美,在多所世界著名学府师从多位杰出科学家,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功底。继而,立足香江潜心于材料科学的研究,硕果累累,著作等身,先后在《自然通讯》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还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重要奖誉。

  他是诲人不倦、遍栽桃李的师者。他从教二十余载,未尝稍稍减却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之情。他坚持既教书授业,更传道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的渊博学识启发着每一位学生,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弟子。他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许多学生已在世界各地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社会贡献力量。作为一名教师,他可谓桃李满天下。

  他是博爱仁义、谦和宽厚的仁者。王雨先生为人重情重义,处世淡泊名利。他“劳而不怨,泰而不骄”;他热爱祖国、热爱科研和教育事业,为之呕心沥血却从不计较个人利益;他珍惜友谊、关爱学生,心念之、情系之,常常为朋友、为学生、慷慨解囊;他对同事宽和谦让,真诚友爱;他深爱家人,虽不曾为自己为家庭积聚钱财、置办产业,但他以一生书写绘就的道德文章、仁者情怀却是留存给家人后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他是志存高远、坚定执着的行者。他常说“我们学者要有一些些情怀”,从其实际践行来看,其所谓情怀就是对国家高等教育走向强盛的坚定信念并且以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秉持这种情怀,他毅然放弃香港安逸富足的终身职位,回归内地,“反哺”国家高等教育。2014年,王雨教授举家扎根洪城,全身心投入到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的建设之中。他高瞻远瞩,殚心擘划,凝练学科方向,引进、集聚高层次青年人才,开展国际化合作,学院工作局面为之一新,学科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为了这份信念、责任与事业,王雨教授事必躬亲、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推进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道路上,他是奋勇的行者,走得执着,走得辛苦,但留下的行迹却充满令人景仰的光芒。

  南昌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章少华说,“2014年,王雨毅然放弃香港安逸富足的终身职位来到南昌大学,全身心投入到国家“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之中。正常的引进人才,来到学校后,一般会全力建设自己的实验室,组建自己的团队,但王雨却是把整个材料学院的实验室看作自己的实验室,学院的整体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一直到倒下以前,他都还没有抽出时间规划建设自己的实验室,所考虑的一切都是为了材料学院和材料学科的发展。王雨曾在香港理工年薪过百万,生活舒适安逸,各种福利齐全。曾经有朋友们问过他,到底是什么动力驱使他来到南昌大学材料学院。王雨的回答是,如果通过他和大家一起努力,能够把南昌大学材料学院,从实力平平提升到在国内外有广泛的知名度,这本身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担任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以来,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材料学科的建设发展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办公室加班修改南昌大学部省合建方案。”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行政副院长陈建琴说,“王雨院长是一个永远都把他人与集体发展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人。王雨院长是学校全球招聘到校的高层次人才,他到学院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带领我们准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王雨院长一边在了解学院的基本情况,一边带领大家为工程认证专家进校做准备。他曾经几乎通宵将400多页的申请报告一页一页认真检查、反复推敲。2016年6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认证。王雨教授这才有空来考虑科研平台建设问题,他发现学院远比他想象的底子薄,实验室分散,本科生实验室、教师个人实验室设备陈旧,学院没有公共科研平台。但王雨教授克服困难,他用自己的科研启动经费为材料学院购置了一台高分辨透射电镜,使学校在先进材料微观表征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为金属加工平台与高分子平台分别购置了数百万的设备。他说材料学院底子薄,学校千辛万苦引进高层次人才带来的资源一定要大家共享,以此来带动更多老师的发展,从而促进材料学院的整体发展,这才是学校引进他的真正目的。”“随着学院引进人才越来越多,学院不但实验空间缺乏,甚至连办公空间都缺乏。当王雨教授了解到各个学院发展都面临空间问题,他告诉我们。学校盘子大,不容易,我们有困难,尽量内部先解决,先内部优化空间,实现科研与教学共享研究平台,同时办公室面积尽量缩小,教授们和院领导们从29平米的房间搬至15平米的空间,为实验室建设挪出发展空间,他充分尊重教授们的意见。在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后,2016年底我们就开始了办公空间优化,同时进行实验室空间整合。

  王雨教授带头把自己29平米的办公室隔成了两间,装修前,我劝他搬到别的半年前装修完毕的新办公室过渡下,他拒绝了,理由很简单,那些新办公室是给引进人才或别的教授用的,自己不能用旧了再给别人。于是他搬到了还在装修、墙漆未干的小会议室中临时办公。一间新办公室一般都要空置半年多,才不会有刺鼻的装修气味,但王雨教授笑称自己的身体就是一个强大的净化器。他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只关心能否尽快开展工作。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就没有了暑假、寒假和周末,每天最早到学院的一定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他操心学院的发展,操心青年博士的发展,除了关注平台建设,他还请进了材料界很多有名的专家来学院开展学术报告。”“这几年学院请进来交流的专家越来越多,王雨教授觉得公务接待比较麻烦,又限定人数。于是通常都是他个人买单请专家用餐。他常常会叫上一帮青年博士一起陪同。后来我们才明白王雨教授的真正用心,专家们特别忙,一般报告结束,用餐后就会离开,用餐时间其实是非常好的交流时间,青年博士们可以借用餐的机会与专家们熟悉,便于以后加强学术合作,王雨教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从青年博士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青年“千人”周杨波教授说,“我是2016年5月26日下午第一次见到王雨院长,他认为我的研究手段方法有助于解决纳米材料性能研究中的难题困境,之后,还亲自带我去面见了周校长,尽管只有短短几分钟,却更是令我感到自己备受重视。不过,我认为内心深处打动我的并非王院长的这种满满诚意,而更多的是他对科研的认知与规划。这对当时正在谋求开展独立科研的我不免有种拨云见雾、豁然开朗之感。”

  “2016年6月,新一轮的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申报开始了,我在犹豫纠结了好久之后,终于下决心来南昌大学工作,并依托学校申报当年的‘青千’。我当时并未意识到再次联系王院长的时候已经接近申报尾声,好在已经写了初步的材料,于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在短短几天内把所有内容大幅修改了一遍。尽管很多地方看似变动不大,但表达的意思却显得有天壤之别。这一点在随后的‘青千’答辩ppt准备,以及在我第一次基金申请中同样有着深刻体会。可以说,我的科研材料的很多表达思路、写作方式都深深受到王院长的影响,我从他那里学到了非常非常多。2016年10月底的时候,王院长通知我进入了‘青千’答辩。这期间他赶在提交截止之前帮我全面修改了ppt,并给我指点了答辩陈述中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他说要提前一天去北京帮我探路,但不幸的是他出发那天正好遇上马拉松封路。于是他只能临时改签坐了一夜硬座火车、比我们提前半天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得知当年答辩情势有较大变化,我也显得异常紧张。他告诉我不要太过担心并亲自陪我待在答辩会场外。最后大家都顺利通过了答辩,并在晚上得到了充分休息,他却在第二天一早便已赶首班飞机返回南昌。”

  “我来到学校之后很久才正式签订了工作合同,因为作为学校首批青千入选者,很多政策都不太明朗,需要一步步谈。首先谈好的是科研启动经费部分。我一开始仅是基于自己的需求来考虑,但随后根据他的建议也增加了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援材料学院平台建设。关于个人待遇部分从来都是最难谈的,因此王院长也多次与我一同前往人事处与相关领导交流沟通,为我争取尽可能高的条件待遇,期间甚至跟他们有过争执。最后没谈下来的部分,他也劝我暂时接受,然后先踏踏实实做点事情。现在想来,他对学院每一名引进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如此,但却唯一没为他自己去争取点什么。”

  “王雨教授正是这样一位有情怀的优秀学者:正是这份情怀背后的理想与信念,让他放弃了在香港的终身教职与优厚科研、生活条件,来到南昌大学,和我们这些年轻人共同建设材料学院。”

  “百人”、材料学院副院长郑仁奎说,“得益于王雨院长的大力帮助和合作导师的指导,2006年,我与王雨教授合作的关于锰氧化物薄膜/弛豫铁电单晶异质结晶格应变原位调控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物理研究B》(Physical Review B)杂志,成为国际上最早开展基于弛豫铁电单晶异质结晶格应变调控研究的学者之一。我和王雨教授在该研究方向合作发表了33篇学术论文。”

  2017年9月7日王雨院长到2017级迎新工作点慰问(图片由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

  南昌大学人事处处长熊薇说,王雨参加学术会议、筹划学科建设,能准备几万字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荣誉材料,半页纸他都嫌麻烦。2017年,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又成功跻身部省合建高校行列;谋划学科发展方向,引进集聚高层次青年人才,开展国际化合作。在王雨的努力下,材料学院工作局面为之一新,学科也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副主任舒龙龙说,“4年前,我刚好博士毕业,抱着想回家乡工作的想法给南昌大学材料学院投了一个简历,没想到这个简历让我成为王雨老师在南昌引进的第一个博士。”“王雨就是这样一位充满着人格魅力的老师,他总是能让我们这些年轻博士们愿意追随他在南昌大学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创业的初级阶段是辛苦的,尤其是和王老师之前所在的香港相比。在南昌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事无巨细,他都亲力亲为。四年间我见证了王老师的那份艰辛与不易。无法记清有多少个夜晚,院长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节日假日,他总是最晚下班的那个。”“多少次我向他建议,有空休息一两天,带着家人欣赏一下江西的风景,他都以太忙为由无限期推迟。多少次我建议他改善下家人的居住环境,他都以太忙为由一直未落实,直到他去世,他和家人仍租房住。他把学院的事情看得比他自己甚至比他家人还重要。他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令我感到敬畏,但更感到心疼。”“这几年他总是苦了自己,苦了家人,只为成就那些他放心不下的学生们、同事们,只为成就他深爱的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2016级研究生张洲洋说,“王雨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因材施教,充分考虑个人的学习背景以及性格特点,站在每一个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得为学生谋划今后的发展,对未来的学习进行长远而细致的规划。我第一次与他见面是2015年的6月底,当时我大三,在他办公室,我谈及要参加学院夏令营以及后续读他研究生的相关事宜。当时他很和蔼,平易近人,问我物理好还是化学好以及我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叫我写了一份名为‘我对科研的认识’的材料。在对我的背景和兴趣了解以后,给我以后的学习规划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很热情的鼓励我在科学研究的路上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在后来的学习中,他一直教导我们要夯实专业基础知识,要用物理知识解释物质内部的联系,要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坚持到底,他教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分析、学会解决。”

  材料学院2017级研究生张蓉说,“遇到王雨老师,让我明白原来真的有如书里所说的那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种心之所善虽九死未悔的人。王雨老师总强调,科研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那些想挣大钱的尽快转专业,别来谈科研。王雨老师总鼓励我们去寻找科研里的诗和远方,他有他的一套侠肝义胆,他说人应该有武侠世界里那种仗剑走天涯的豪情,别被生活牵住脚步,要潇洒的去追寻自己的科研梦。”

  在采访中,很多受王雨教授人格魅力感召来到材料学院致力于科研的年轻有为的博士们告诉记者,他们不后悔来到材料学院,有的博士是在王雨院长去世后仍毅然决定与学校签订合同入职的。这些博士们表示,“这几年,材料学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赶上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王雨教授却不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悲痛于无法与王雨院长继续在科研道路上一同走下去,但作为同样尚抱有一丝理想主义与情怀的年轻人,必定会继承王雨院长的遗愿,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努力且健康地工作,让自己成长为王雨院长所期待的模样,也让学院发展为王雨院长所期待的模样。”

上一篇:南昌大学:晒成绩 谋发展 79个单位提交年度答卷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

报名咨询热线

400-101-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