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遗风余采”实践团队来到重庆市武隆区后坪乡,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风土人情,调研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成果和前景,结合法学专业知识,进行相关宣讲,寻求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新时代下乡村发展动力。
“豆腐”凝结“非遗”情
7月9日上午,经过一晚的休整,队员们早早出发,徒步到天池苗寨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寨村民曾世红夫妇的家中,正在进行着“神豆腐”的制作,烫熟的斑鸠柞树叶独特的药草清香吸引了队员们。“灶头有神,我们苗族人在做神豆腐的时候都心存敬畏。”曾大爷一边转头为队员们介绍一边用双手挤压着筲箕里的斑鸠柞树叶,“做神豆腐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一定要干净,就像做人一样。用的灰只能是灶头的灰。” 搅拌均匀的灶灰水和着深绿的汁液透过纱布渗进盆子里。经过静置浆汁凝固,“神豆腐”完成了。“非果非蔬非米粮,玲珑玉润翡翠光。争相举著珠盘尽,唇齿生风久留香。”小小的豆腐方方正正地摆在盘中,凝聚了千年前苗族先人的经验智慧,承载了历史洪流中苗族后代一辈辈的坚守和传承。
山歌唱出脱贫梦
后坪乡山高谷深,岭大坡陡,交通不便,长住此地的苗族人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辛,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敢于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常用唱山歌的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追求人间真善美的情怀。
“后坪山歌不同于一般歌曲,一部分是在木工、农民劳作的时候唱的,用来消除疲劳用的,贯穿整个劳动过程,因此会长很多。”在等待“神豆腐”凝固的过程中,曾世红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坪山歌传承人,和他的妻子一起用朴实的歌声带我们进入了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大田栽秧行对行,三路青来三路黄......高山巨谷、深林陡坡里,土家族人们上坡下坎,辛勤劳作,穿越百年的后坪山歌,传递着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热爱。
午饭后,曾世红老人坐在长凳上,和旁人感叹:“以前流传下来的老东西,愿意继承的人越来越少啦。打工比干这些赚钱。”在交通不发达的后坪乡中,为非遗寻找传承和出路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脚步丈量苗王山
为了实地寻找神豆腐的原材料“斑鸠柞”树叶,更深入全面地体验“神豆腐”的全过程,队员们跟随当地向导的脚步来到了苗王山。
路上,向导向队员们介绍了苗王山的来历:相传,远古时共工和祝融大战,撞断了天地之柱不周山,天塌了下来,洪水倾泻。苗族的几位壮士凭凡人之力暂时顶住了天,拯救了族人。女娲补天之后,发现曾经顶起天的苗族壮士们已经化作了石头,苗族人为了表示对几位壮士的尊敬和追思,便把这座山起名为“苗王山”,苗王山正是苗族人坚忍不拔、勇于抗争的精神的象征。
被这样的故事所激励,即使天气炎热,山坡陡峭,队员们也都咬着牙登上了顶峰。阳光晒在同学们的后背,一个半小时后,队员们终于征服了苗王山,带着“斑鸠柞”树叶,回到住宿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挖掘、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是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手段。西政学子用“青春点亮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没有更多了